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被解雇或要求无薪休假。许多人保住了工作但发现薪水减少了,未来的前景也变得渺茫。尤其是最年轻的劳动力,许多人降低了对工作的预期。今年又有近870万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等待毕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据大数据分析显示,2011—2017年期间,国内的海归人才逐年都在上升,其中主力还是20—29岁的年轻人,在这些海归的税前月收入统计中,近7成海归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近一半薪资在8000元以上。
这个数据出来时候,很多人算了一笔账,那就是留学回来之后,要多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有相关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留学归来之后,一般都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才可以收回成本。留学期间得到的知识是一方面,真正值得的是出国后心态,眼界和能力的变化,这不是短期的薪资可以衡量出来的。马来西亚正逐渐接纳国外资本注入该国教育行业,有望吸引一些世界级的顶尖学府在马来西亚成立分校。厦门大学也已在马来西亚设有分校。随着大量的投资涌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开始致力于改善教育标准,使得其高等教育质量获得国际权威,与澳大利亚,英国以及美国不相上下。马来西亚获得的文凭为国际公认。学生可以在马来西亚完成课程,适应英式教育后,再前往欧美国家继续攻读。研究报告显示,由于国际标准教育的需求猛增,马来西亚同级教育的中等成本要便宜45%左右。马来西亚大学本科专业课学费仅为10万元左右(根据学校不同),毕业后还可以在马来西亚境内申请前往欧美继续求学,比直接去欧美国家求学要节省了大笔费用。在大都市的国际化环境中接触外国课程,通常是中国父母在送他们的孩子去海外留学时的期望,这也是马来西亚高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马来西亚语虽然作为马来西亚国的官方语言,但英语在马来西亚同样被广泛使用,甚至在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州(Sarawak)被认为是官方语言。因此,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能讲多种语言,至少能流利地说马来语和英语。除此之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前往马来西亚继续进修,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国籍及文化背景的学生,包括中亚国家和中东地区。与国际接轨是一方面,但中国人也偏好家乡和相似文化带来的舒适感,这是马来西亚所富有的。马来西亚的华人约占总人口的1/3。除上述类似语言的便利之外,中国大陆的学生也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中国的食物以及娱乐(音乐,电影,书籍等)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更容易适应马来西亚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建立归属感。马来西亚距离上海只有5个小时的航程,距离深圳、广州则4个小时,距离北京6个小时,这意味着与英国和美国等其他顶尖教育热点相比,中国学生离家乡更近。此外,航空公司也一直在完善从马来西亚到中国二线和三线城市的航班联系。马来西亚航空已经公布了一项新的扩张计划,将为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增加35条航线。这包括从南京、福州、成都、重庆直飞吉隆坡的直达航班,连接槟城与深圳和上海的直飞航班,以及从天津到哥打京那巴鲁(Kota Kinabalu)的全新航线。